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
班有特殊生,老師經常需要和家長討論孩子的在校狀況,例如孩子在班級中的人際互動、是否用藥等。由於老師和家長觀察孩子、關心孩子的角度不同,有時可能會發生親師溝通衝突。資深特教老師鄧蕙雯分享,如何透過建立親師信任感搭起溝通的橋樑,一起陪伴孩子成長茁壯。

 

⦾ 六個建立親師信任的溝通心法

 

一、透過家長的分享,更認識班上的特殊生

家長最了解孩子的需求,老師可以從家長的角度了解孩子的行為與需求,作為教學的重要參考。

 

二、孩子成長是親師共同目標

老師能透過不斷的對話和溝通,清楚讓家長了解到,老師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上。親師付出的共同目標,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。

 

三、以「三明治溝通法」談孩子的優點與弱勢 

在談論孩子的優點與弱點時,先稱讚孩子的進步,再提出改進建議,最後再以鼓勵作結,幫助建立信任。

 

四、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

老師應該分享孩子的優點,並與家長共同面對孩子的弱點,這樣能增加家長對老師的信任,並更願意接受專業建議。

 

五、傾聽與同理家長感受

家長是接觸孩子最久的對象。老師能同理和傾聽家長的情緒,才能讓家長知道,老師是能夠真的了解、共感家長煩惱的教育夥伴。

 

六、提供家長支持性建議

老師應該給予家長具體可行的建議,並以支持性語氣來減少家長的壓力,幫助孩子順利成長。

這些策略有助於促進親師之間的合作與信任,讓溝通更順暢,孩子也能在支持的環境中茁壯成長。

 

當被理解的需求被滿足,親師的信任感也同樣能被搭建起來,溝通也能更通暢。

▍參考資料 : 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009951

到夢N官網觀看【學法寶】總整理:https://reurl.cc/AjR8bE

 

   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