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T (麻省理工學院) 最新的研究發現,長期依賴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的人,會顯著影響其思考能力,現代人該如何與 AI 共存,是目前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之一。
☞ [ 過度依賴 AI 會造成「 認知失憶 」? 83% vs 11% ]
研究人員找來 54 名參與者,讓他們戴上腦電圖 (EEG) 設備,並要求他們在 4 個月內完成多篇文章,他們被分為以下三組:
1. ChatGPT 組:使用 ChatGPT 輔助寫作。
2. Google 搜尋組:只能使用傳統的搜尋引擎。
3. 純大腦組:只靠自己的大腦思考與寫作。
結果顯示長期依賴 ChatGPT 的使用者,其大腦連結性顯著下降。當他們被要求脫離 AI、獨立寫作時,他們的思考模式看起來更像是寫作新手,而非經驗豐富的作者。但,更令人不安的是一種名為「 認知失憶 」現象。
高達 83% 的 ChatGPT 使用者,無法準確引用自己在幾分鐘前有 AI 輔助下寫出的句子,而此現象帶來的後果被稱為「認知債務」(cognitive debt) : 你用未來的認知能力,來換取眼前的短暫便利。
這是因為思考過程被外包了,我們成了資訊的「 搬運工 」,而非知識的「 內化者 」。相較之下,純大腦組僅有 11% 的人遇到同樣的困難。
☞ [ 如何與 AI 共存 ? 善用才是關鍵 ]
MIT 這項研究還有一個關鍵發現,那些先獨立完成初稿,再善用 ChatGPT 協助潤飾的參與者,其大腦連結性反而呈現增強的趨勢。
因此我們應該將 AI 當作一個潛力無窮的「協作者」,而不是一個可隨時外包的「替代品」,在享受科技紅利的同時,避免自己欠下無法償還的認知債務。
▍參考資料 :
MIT 研究:過度依賴 AI 會帶來認知失憶
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010148
▍到夢N官網觀看【學法寶】總整理:https://reurl.cc/AjR8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