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耶魯大學三百年來最受歡迎的「快樂課程」,推出了免費的青少年版。
▍除了青少年,老師與家長也可以學習如何引導孩子,並且同時為自己織就美好生活。
給青少年的6個「快樂之道」
1. 打破關於快樂的錯誤觀念:桑托斯強調金錢、外在成就等並非真正帶來快樂,反而可能阻礙正向心理學技巧的應用;同 時,科學證實快樂是可以訓練的,就像鍛鍊肌肉一樣。
2. 那些阻礙我們感受快樂的習慣:某些不自覺的習慣可能成為快樂的障礙,如悲觀猜測未來、低估適應力、喜歡比較。但 這些習慣是可改變的,透過分享開心事物、正面看待生活,可以提升快樂感。
3. 讓我們感到快樂的行為:創造快樂時光的方法包括增進社交互動、展現友善態度、實施健康活動,以及合理分配自由時 間。
4. 讓我們感到快樂的思維模式:透過感恩、正念和抵抗負面思考,可以源源不絕地創造更多快樂時刻。例如,在考試不理 想時,改變負面自我評價,體認到在其他領域仍會有出色表現。
5. 達成快樂的目標:桑托斯教學生如何運用之前學到的技巧,培養快樂習慣,達成目標並持續感到快樂,包括觀察環境、 攔截阻礙快樂的習慣,並用心體會快樂的回饋。
6. 駕馭感受,讓我們過渡到快樂的情緒:人不可能一直都沒有憂慮,負面的情緒也未必只有壞處。正、負面感受都是自然 的,關鍵在於接受並適度掌控負面情緒,轉向正面情緒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teachersblog.edu.tw/future/17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