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考試才用得到的科目,一種「額外」的語言規定的環境教育時數,老師也能適時的將環境教育融入平時課堂。
▍在外師郭珊珊眼中,台灣師生有什麼樣的特質?台灣的英語課又顛覆了他們的哪些想像?
不可思議一:學生補習壓力大,非考科表現就很輕鬆。
不少學生愈補習愈害怕學英文,若是在不需考試的國際教育課程中讓學生說英文,學生比較放得開,因此必須營造有趣的英語學習環境,才有機會重燃學語言的熱情。
不可思議二:依賴英語課本習作,盼能活用語言表達。
台灣幾乎只有考試才用到英文,對學生來說,是一種「額外」的語言。學語言不只是背單字,而是要教學生怎麼使用語言。
不可思議三:台灣老師很友善、共備彈性大,共通點是「好忙」。
台灣老師有相當多內容要教,且要將多項議題融入在教學內容中,儘管忙碌,但依然很認真、有熱情地去完成這些事,只因想帶給孩子更多元的體驗。
不可思議四:人情味特濃!文化慶典豐富,觀光景點照有些「過譽」。
郭珊珊表示媽祖遶境、中秋節超熱鬧,並綜整出「愈多觀光客的地方,照片就會跟實體差愈多」的結論。
參考資料: 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0089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