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
十年前,全台國小與國中的自閉症學生約為8,000人,如今已接近15千人。這背後不是單純的數字增加,而是無數家庭與教育現場面臨的真實挑戰。每位自閉症孩子都有不同的需求與特質,他們的出現,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多元與包容。這條路雖然充滿挑戰,但也因此讓社會更有機會學習理解。

*"`'*-.,_,.-*'`"*-.,_,.-*`'`*-.,_,.-*`'`*-.,_,.-*`

普通班老師的真實挑戰:一個孩子、一種做法

即使是教學二十年的資深老師,每學期遇到新的自閉兒時,都得重新學習一種「全新的語言」與自閉兒溝通。

建議普通班老師可以試著這麼做:

1. 教室環境的調整:

學生對細微聲響焦躁,師可以讓他坐在教室邊角,再在座位周圍加設簡易隔音板。

2.課表與作息的彈性:

學生因課表更動焦慮,建議老師後來用圖卡課表、前一天預告的方式,幫助他慢慢接受課程的變化。

3. 課程內容的兩極調整:

學生能力差異大,老師常備多套教材,彈性教學。

4. 人際互動的摩擦:

學生總講自己關心的話題,這是許多自閉兒在人際互動中的典型樣貌:他們可以主動提出話題,但卻難以延續雙向互動,也無法順利銜接他人回應,因此常被誤解為「只顧自己講」。

5. 親師溝通的斷裂:

有些老師可能認為學生安靜就表示一切無礙,但其實不少家長心中仍有許多擔憂,只是尚未找到合適的時機表達。若能主動建立對話,往往能及早發現問題,攜手找到更合適的支持方式。

*"`'*-.,_,.-*'`"*-.,_,.-*`'`*-.,_,.-*`'`*-.,_,.-*`

自閉症學生在校園中面臨多重挑戰,從環境敏感、作息變動,到學習差異與人際誤解,教師需因材調整、靈活應對。同時,親師間的積極溝通,也是支持孩子穩定成長的關鍵。

參考資料: https://premium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6001283

▍到夢N官網觀看【學法寶】總整理 https://reurl.cc/AjR8bE

 

   


Top